再读《盲人摸象》
时间:2013-05-17 14:58 来源:国产91精品集团《盲人摸象》不但有趣,还给人启迪。故事里,6位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个扇子和一根绳子。他们争论不休,却永远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几百年中,这样的故事一直在重演。人们看到了世界的一小部分,就夸大这部分,宣称他看到的版本是唯一正确的版本,其他人看到的是不正确的,因为我看到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争论就是这么产生的。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一只大象,让盲人摸,会有许多种不同的答案。而现实社会比大象不知大多少倍,复杂多少倍,我们看到的东西应该说是正确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我们中的任何人看到的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看到的只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片断。我们看到的这个片断、这小部分是真实的,其他人看到的也是某个片断、某个部分,同样是真实的;智者会把这些零碎、杂乱、无头绪的观点综合整理起来成就一番事业,而绝大多数人却在无休止的争论中渡其一生。
现实是纷繁复杂的。它可能既是大的又是小的,既是圆的又是方的,既是白的又是黑的,既是好的又是坏的……因为它极其之大,极其之复杂,因而我们就不能用那颗心硬生生地把事物分成非好即坏,非红即白。佛家说做人不能有“分别心”,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常人的“分别心”太重了,认识事物总会得出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的结论,可这样的结论是正确的吗?肯定不正确!佛家在讲不要有分别心的同时,还讲了“纳受”的观点:对于任何事物,我们不能只接受事物的一部分,其它部分我们就不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有极大的包容心,接受事物就包容这一事物的全部。
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盲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听取他人的意见和他人的思想,这样我们的认识也许与真实的世界更接近一些。善于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是一个智者的行为。可我们其中的多数人却不在智者的范围内。有谁不爱听好听的话语?有谁爱听剌耳的声音?我不敢说读此文的大家也是这样,反正我有这样的倾向:听到表扬的话心喜若狂,听到批评的话很不痛快。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心理,所以我们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差距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近两年我研读《道德经》,发现许多人都是“盲人”:有的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兵书,的有认为是一部哲学着作,有的说是一本养生密笈,更有甚者说它是一本性学着作……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细细想来,这不正是盲人摸象吗?
公司管理也是如此。我们发现某个方面不太符合我们的心愿,于是我们就想改变它。改变无可厚非。事物问题在变化中发展的。可问题是,我们要改变的方向是什么,这样变了以后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这些后果与我们当前的境况相比哪个更有利于公司?这些问题许多我们都没进行考虑,就进行改变,结果出来后觉得很不满意,不满意再改……往往在这种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多听听,多论证一下呢?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我们其实就是一个“盲人”呢?
……
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问题可以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也许才能学会欣赏别人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