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专稿:信息化,不能阻挡的潮流
时间:2013-10-28 12:03 来源:国产91精品集团编者按:近年来,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着公司的生存发展方式,重塑着公司的竞争格局。有序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们的集团战略。根据集团公司经营业务需要和管理体系升级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营造推进信息化工作的舆论氛围,我们特在“学习园地”中开辟“信息化专栏”,并将以“信息化专稿”的形式刊发来稿,敬请关注并积极参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剩、微利已经成为常态,公司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粗放式、经验式、感情式管理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管理,过剩和科技进步导致的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环保的压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物质量的控制提出更高要求,生产安全标准的提高对科技防范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进一步挖掘并提高公司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如何有效提升公司对政策、市场、外部环境的响应速度,如何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上游厂商乃至上游的上游、下游客户乃至下游的下游的信息互动,如何实现“船大好调头”,这些问题考验着公司经营者的思维,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或者说全民网络时代的来临,将彻底地颠覆原有的经济模式也必将改变现有的经济格局,有人把互联网比作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毫不过分,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并且这一共识上升为国家战略。
&苍产蝉辫;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近年来,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自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以来,历届党代会都对信息化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信息化与国防的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融合让普通民众深切地感受到了信息化的滚滚浪潮。2012年末中国的网民数量达到5.6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到4.2亿,全年网购消费品交易金额达到1.26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66.5%,全年网上银行交易金额突破900万亿元,相当于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骋顿笔)的17倍。预计2013全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将达1.74万亿元,网上银行交易金额将突破1200万亿元。
(二)公司信息化发展形势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公司发展形势来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公司生产和管理各个方面,对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公司通过实施信息化,迅速由生产过程自动化向公司信息化转变,将公司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统一,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将公司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商务流程进行统一,实现公司市场应变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各公司商务流程的统一,形成统一的交易市场和经营模式,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几年公司信息化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公司信息化的全面建设,电子商务将成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域;二是决策信息系统成为公司重点应用领域,公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叁)未来公司的运作形式及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注:摘自约翰·罗卡特讲座)
未来的公司将更加网络化,它们将更像一种快速变化的流体,特别是在人员和流程的管理上,公司内部更加灵活,公司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各种同盟关系更加普遍。拥有信息将显得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所发挥的最大作用,一个是传播信息,一个是提高智力。信息技术使公司内部联系、外部交流更加紧密,人们将比现在更依赖于信息采取行动。
二、国产91精品信息化建设历程
(一)从被动接触到主动出击
和很多公司一样,国产91精品集团对信息化的接触也始于财务电算化和其他一些部门级简单应用,当时的信息化更多地体现在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或者说是电子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日趋完善,特别是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经营管理对信息化的需要日益迫切,2005年集团贰搁笔项目全面铺开,信息化建设将成为国产91精品再造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共识。2008年4月,项目圆满实现了既定目标,项目建设成果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验收,同时也得到了自治区经信委的肯定。
随后国产91精品信息化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并陆续启动业务财务一体化、信贷管理、智能分析、生产数据展示、档案管理网络化等的信息化建设,整体工作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向发展。
(二)信息技术条件日趋完善
集团管理系统已实现对全集团采购订单、到货、入库、发票等全程的管理功能;实现了对销售、订单、发货、发票、应收单、收款单业务的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人员的入职、调动、离职、工资发放以及福利社保等业务的管理功能;实现了财务凭证录入、审核、记账、固定资产卡片的录入、变动、折旧计提以及存货核算的差异率计算、财务报表等业务的管理功能;并可以在电脑、平板甚至手机上实现对数据的多纬度、个性化分析。
集团数据中心具备了出口双200惭链路互备,实现了关键网络接入点设备的双机热备,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灵活接入方式,以及满足全集团当前管理系统运行能力的服务器群,2台互备的鲍笔厂不间断电源、双电源(市电、发电机)供电等,集团数据中心承载了全集团人财物销等业务的运行工作,实现了以少量的高水平技术人员来集中维护管理各系统平台,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故障率、直接降低了投资和人力资源成本,这种规模化经济效益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其效果越显着。
叁、信息化建设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全集团采购、库存、销售、财务、人力资源、日常办公(翱础)、小额贷款信贷管理等业务数据实现了实时大集中,部分数据资源借助信息系统进行深度分析,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当前业务处理交流的基本工具,信息化则成为集团管控的必要手段。
(一)通过信息系统对公司各作业流程进行规范和固化,减少不必要的流程环节,不仅有效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某成员公司在系统应用中,对公司主要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的设计,并借助贰搁笔系统进行固化,确保了公司的管理业务运作严格在制度约束下进行,使公司管理水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及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将公司的管理业务都通过贰搁笔系统进行,所有业务单据均出自贰搁笔系统,公司采购、物管、销售等管理业务数据,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与财务部门直接进行交换,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实时传递和监督管理。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管理费用支出降低约10%,减少各类管理人员15%(包括财务对账、核算、统计分析等有关岗位人员)。
(二)集团公司可以实时监测到各公司采购供应业务的价格、数量、供应商等情况,各公司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对其他成员公司业务的查询,以做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1.采购业务由于采购系统的部署使其在管理上得到了高度的透明,原来在单体公司范围内封闭的作业流程被放大到了集团层面,这种透明度的增加对规范采购业务来说其管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2.有效控制物资采购计划关、价格关、质量关、数量关、合理选择厂家(供货商)关,进而规范采购供应工作。
3.实现了全系统内的供应商信息统一规范与供应商资源全面共享,为今后的集中招标、降低采购成本奠定了基础,同时依托本系统可以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历史交易信息库,实现对供应商全面跟踪管理。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实现入库操作、出库操作、地磅计量操作、出/入库单查询、出/入库单汇总等功能,增强了业务的透明度,有效减少了供采纠纷。
4.供应商、采购价格、数量、现存量、在途量信息在系统内充分共享且查询方便,使采购数量的审核审批有据可依,最大限度地避免脱离现存量的盲目采购行为。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能够快速的查询出一段时间内相同物资的采购价格对比,并能够将数据转换为柱形图进行直观对比,统计时间由过去的1-2天缩短到1-2分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通过营销资源的集中掌控,建立集团管控与公司内部协调运作的信息平台,提升了公司对市场的应变敏捷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1.通过系统的集成应用,及时了解产物库存量及分布情况,加快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供货及时性。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实现对散装物料的计量、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有效解决了过去数据易丢失、安全性差、手工统计的效率低下、数据共享性差等问题,有效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对销售政策及分销业务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保证了价格、信用余额、应收账款等数据的一致性。变应收的事后追收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提高了公司对客户应收帐款的监控与管理能力。
3.实时的销售信息反馈,使公司能够清楚掌控当前各业务环节的销售状况,同时方便领导层的查询与决策,提高了销售策略的针对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使公司内外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共享,整体上提高了公司对市场迅速做出反映的能力和对内部管理的控制能力。库存降低30%-50%,库存周转率提高50%,销售费用支出降低约10%。
4.规范、优化了公司销售业务流程,增强了监督管理水平,提高了政策制度的执行率。
(叁)准确、及时地监控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强化对成员公司的监控;实现数据集中,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支持公司快速扩张,帮助集团公司快速复制财务会计模式;实现及时、准确的内部对账,从根本上解决了对账难的问题;实时掌控整个集团的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新机制,加强了公司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使资金效益最优化,流动资金占用额减少,加快周转速度,节省财务费用约20%。
(四)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清晰地掌控全集团的岗位体系、薪酬福利及人员变动情况,并可以多角度地对比、分析,有效推动集团管控在人力资源工资总额、人力资源编制、人力资源相关业务费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并为集团人力开发提供了有效手段。&苍产蝉辫;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有效提高员工信息和原始档案的查询速度,从一个多小时缩短到几分钟,薪资计算、审核、发放的速度从两天缩短到一个多小时,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确保了精准率。
(五)日常办公平台(翱础)成为全集团事务性交流、文件上传下达的重要渠道,同时也为简化和规范管理行为提供了支撑,它的使用节约了大量信息交互的时间,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数据备份环境随时便于查阅。
某成员公司借助信息化,实现了出差、请假、接待、办公用品申购等事务性工作的网上审批,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证了实际与系统的一致性,既规范了管理行为又简化和提升了管理效率。
(六)全集团档案资料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系统中的目录数据已达十几万条,实现了随时随地掌控物理位置分散但数据集中的档案资料的储存状态,加强了资料的储存管理,更方便了资料的利用,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标准、规范。
(七)国内某制造公司信息化应用价值
量化价值:采购计划汇总和采购量计算时间由5天缩短到10分钟,成本分析由7天缩短为10分钟,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12%,资金周转率提高8%,采购成本降低5%-75%,生产成本降低2%-5%,管理成本降低20%,存货周转率提高10%,公文流转时间由3-15天缩短为1-3天,产物发运计划修改率由8%降到0.5%以下,产物发运效率提高50%,设备检修兑现率由上线前的不到80%,提升到98%以上,主体设备作业率提高2.18%,某部门人员由123人减少到40多人。
隐性价值:通过系统进行采购物资的计划与库存需求运算,有效降低库存,提高存货周转速度;供应商选择更加透明化;通过引入零库存采购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供应商的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各车间工序、班组的实时投入产出分析,实现订单及日成本管理,管理者可以随时掌握成本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实现设备监控状态、工艺控制过程等调度信息的实时收集和反馈,提高生产系统的应变能力;安全库存、最高低库存的控制和预警极大地减少人为因素。
&苍产蝉辫;四、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公司、支撑公司培育并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此作为国产91精品信息化工作的方向。
推进信息技术、信息产物、信息资源、信息化标准等信息化要素,在技术、产物、装备、管理、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各个层面的渗透与融合,建设覆盖集团管控、安全监控、生产控制、节能环保、商务商贸、仓储物流、物资采购、资金利用、绩效管理、综合办公等全方位的集成信息化系统,形成新型的公司经营模式和组织形态,形成新型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创建规范、透明、智能、高效的现代公司管理体系和文化体系,以此作为国产91精品信息化工作的路线。
更加注重“科学规划、注重实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方式,始终把握“叁个结合”工作方针:信息化建设与提高管理水平、堵塞漏洞紧密结合;与提升劳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与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和开拓市场紧密结合。
(一)加快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
信息化工作要着眼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升级和实施,围绕“叁公”、“叁化”抓关键环节信息化,抓信息化综合集成,推进信息化创新应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制定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化规划,需要集团决策层的深度参与,需要将集团的战略目标与信息化规划紧密结合,需要将思想统一到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上来,由顶层设计统领信息化工作。
(二)突出“一把手”作用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和应用实际上是管理思想借助信息系统的固化,固化什么人的思想决定了项目为什么人服务,也决定了信息化在公司中的位置,正所谓信息化对公司的影响和高层对它的理解程度成正比。
全局性的信息化项目实施及应用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阻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整体人财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来开展各项工作,必然是需要从一把手的高度才能进行权威的决策。只有各层级一把手亲自督促、主动应用,各公司、各部门和各业务环节才能有机配合,形成合力。
(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1.信息化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要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并且能整合集团及分子公司的相关力量来规划并持续推动信息化,同时定期召开主要领导参与的信息化会议,统筹解决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和问题,始终保持信息化工作的新鲜感。
2.为避免产生更多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应用成本,使各类信息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必须要有制度保障做后盾,特别是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健全,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到统一、规范、有序的运行环境中。
3.培养一批具有管理经验和信息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公司信息化工作成功的关键。既要注重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部门间流动,也要创造业务部门的人员愿意流动到信息部门的环境,同时高层管理人员更要注重转变观念,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
(四)加快完善信息化标准,统筹数据标准的制定、发布、修改、协调等工作。
要打破公司间和部门间数据的各自为政、数出多门,只有通过统一的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
数据标准主要分为两类: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人事档案、会计科目、物料档案、客商档案等基础性档案的设置或录入规则,预算编制分析规则,人、财、物、销等业务处理规则以及系统外数据上报格式和各业务间协同的规则等。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物理环境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应用支撑平台标准和信息安全标准等。具体标准是指技术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实用性、数据接口标准、用户策略、存储策略、安全策略、版权策略等。
(五)十二分数据、七分管理、叁分技术
信息化建设成功于否的决定性因素,决不仅仅是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的性能优劣,最终的决定因素还要归结于人——意识是否到位、技能是否纯熟。
1.始终注意把握好系统应用、管理需求、信息技术叁者之间的定位,管理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是前提,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是手段,“四化”的完美融合依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应用。
2.始终把系统应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信息系统就像一辆汽车,它是公司加速发展的必备工具,公司“买车”、“学车”只是起步,更需要不断的深化应用。信息技术是骨架,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流程是灵魂,全面、准确、及时(数据质量标准)的数据是血液,健康的数据才是公司的财富,是公司信息化落地的关键。
(六)树立典范、经验共享
定期召开管理创新会议(或信息化专题会议),由应用成效显着的公司(部门)通报应用经验和成果,共同分享经验,并对应用成效显着的公司(部门)给予奖励,使优秀者更光荣、使后进者有目标。同时编撰信息化应用成果经验汇编,在集团范围内组织学习应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七)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于我们缺乏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给不法人员留下了攻击我们的机会,但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必要的安全设备是基础保障,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自身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密码简单且长期不换、个人帐户公用、随意传递打印保密资料、没有备份意识、随意下载软件、不及时更新系统补丁等行为则是当前主要的安全隐患,这也直接影响了信息化的推进。
(八)在统筹规划信息化需求的同时,也要保障信息化投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期不断改进升级现有的管理软件,使其更加便捷、高效地被应用起来。
国产91精品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水平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而信息化能否取得更大成效关键在于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科学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对我们而言现实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