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
时间:2022-03-14 10:13 来源:远兴公司—韩家齐“清明时间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清明》,曾反复背诵过,清明本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天公不作美,清明的时候“闹天气”,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近可有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从这个角度理解此诗也无不可,毕竟此诗内容与诗题相应,且未用任何成语典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但读诗品诗不仅要弄明白诗句的意思,更要深入解读作者的写作目的、时代背景及文化环境等因素,真正进入 “诗境”,读懂“诗意”。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合成“小李杜”。他出生名门世家,是宰相杜祐之孙,被直接举荐中了进士。年少时也曾有雄心壮志,想干一番大事业,参与过平息藩镇叛乱。后因怀才不遇,落魄江南,寓居扬州十余年,幸遇宰相李德裕赏识,做过黄州、池州等四州刺使,但时间都不长。《清明》是杜牧做刺使前的作品。公元755-公元763年,唐代爆发安史之乱,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萧条荒凉景象。直至晚唐时期也未得到恢复。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推断出,杜牧《清明》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并非由于天阴下雨,或者过度思念亲人,而是反映了北方农村耕稼缺人的荒芜现象。杜牧的另一首诗《并州道中》:“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这首诗与《清明》描写的是同样一种景况,都真实反映当时并州(今山西)一带的灾情,并且是“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的战乱气氛。因为晚唐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阶级矛盾激化,农民义军四起,在这种“极目无人迹”的战乱环境,杜牧又是在细雨蒙蒙的清明节,想买一杯酒吃,却不见一个人影可以问路,幸遇牧童为他指出卖酒的村落,居然能找到杏花村“汾酒”这样的佳酿,由此,《清明》一诗不仅道出了当时诗人的情怀,更是晚唐北方农村困苦遭遇的生活缩影。
杜牧出身贵族,长期在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并无农村生活经历。当他亲眼目睹战乱后荒无人烟的萧条景象,百姓流离失所的艰难境遇,心理落差感油然而生。与灯红酒绿、笙歌燕舞的南方大都市相比,北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已被战乱破坏殆尽,因为无家可归,因为无田可耕,百姓都食不果腹,面带忧愁。此情此景,诗人心中不禁泛起怜悯之心、悲愤之情。何以遣余怀?这首堆积着诗人复杂情感的诗随即涌上心头。“清明时间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是对当时大环境的影射,更是对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的有力控诉。大唐王朝风雨飘摇、即将没落,战乱频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那些达官贵人“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国难当头还在吃喝玩乐,毫不关心时政国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吟读完前两句,诗人不淡定了。作为羁旅之人,经过长途跋涉,他身心俱疲,找个旅店打打尖、歇歇脚,亦无不可。然而此时杜牧的内心,已然被沿途的所见所闻感染,忧国忧民的悲愤之情萦绕于胸,久久无法平复,只能借酒来消愁遣怀。不多时恰好一个牧童赶牛而过,诗人于是上去和牧童攀谈,得知不远处有一家酒肆,而且有自酿的好酒。这里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忽略,牧童说方圆几里之内只有这一家酒肆。酒在古代并不像我们现代这样随处可见、随处可买,按照叁斤粮食酿造一斤酒算,酿酒需要耗费很多粮食,在粮食产量并不多的古代,酿酒算是比较奢侈的事。酒肆在盛唐时期比较多见,那时国力强盛,粮食富足。到了晚唐时期,国力衰败,粮食短缺。此时能见到酒肆,一方面说明杏花村周边受战乱影响较小,生产力恢复的较好,另一方面说明杏花村周边已成为百姓避难的“桃花源”,这么多旅人来来往往,有的可能是过来躲避战乱的。此外,从牧童赶着牛也可推断出此地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因为牛在古代是重要的劳动工具。
这样解读此诗就合情合理了,耕牛、酒肆与旅人带我们进入了诗人的“诗意”。